河南商报记者 郭富收
哪个地方是危险路段,每个路政队员都记得滚瓜烂熟,夜间还得站在最危险地段处理现场……11月10日以来,河南商报记者连续3天在连霍高速上体验高速路政队员的“危险”工作时段,感受他们的苦、累、险。
体验
危险路段队员都记得滚瓜烂熟
11月10日晚上8点,高速路政员郑富强和战友们开始夜间值班巡逻。
“连霍高速三门峡段和洛阳段都是事故的高发地段。791(公里处)至806段(北半幅)是事故高发地段,这一段也是省级重点督办地段。”在巡逻的路上,走到一个区间时,郑富强说,我们行走的路段正是事故高发地段。
危险路段还有842至848段(北半幅)、886至889段(北半幅)、769至764段(南半幅)、849至845段(南半幅)……每到一处,郑富强都能说出事故多发区的具体路段。
由于每天巡逻,153公里的管辖范围内,哪地方是危险路段,每个路政队员都记得滚瓜烂熟。
现场
夜间站在最危险地段处理现场
当天晚上11点,记者与巡逻队员一起来到连霍高速北半幅792公里处(峪岭口)。正好另一个大队的巡逻队员正在一辆抛锚车后方摆放反光锥。
这辆车抛锚的原因是刹车失灵。
虽然这里晚上气温接近0℃(比市区要低4℃到5℃),司机李先生说,他还是吓出一身冷汗来。“我是从湖北来的,要到灵宝去送货,车上拉的是建筑用料。”
“车在路上跑着突然刹车失灵了。”李师傅说,由于经常在这一路线跑车,他知道前面不远就是下坡路了,幸好是停在上坡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郑富强说,过了793公里处就是13公里的下坡路了,非常危险,一旦过了793公里处,如果刹车失灵,基本上就会出交通事故。路政队员巡逻时正好发现这辆车停在路边,怕后面的车撞上,立即为这辆车摆上反光锥,并打电话叫拖车来。
“停在路上最危险了,在夜间视线不太好,这一段还经常有团雾(来得急走得快,有时10多分钟团雾就走了),一旦后面的司机因视线不好等原因,极容易从后面追尾,甚至可能发生连环撞。”高速路政洛阳支队路产科科长马江峰说。
故事
上路救援从此再没站起来
回想起战友在路上被撞的情景,路政队员郭盛晓从鼻孔抽了两口气,眼圈立刻湿润起来。
在5年前的一天上午,丁建星和战友接到一起事故后,到高速上参加救援和勘验现场。摆放完反光锥,正要去疏导交通,突然一辆车飞过来,丁建星倒了下去,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。
“下半身瘫痪,现在还在康复医院的病床上躺着。”郭盛晓说。
在今年的10月27日上午9点30分,因突然出现团雾,连霍高速公路845公里处(南半幅)发生连环追尾事故,前后造成18辆车相撞。“当时堵车堵了10多公里,我们不但要上路分流车辆,维持现场秩序,还要和民警、医护人员一起救伤员,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。”郭盛晓说,一直忙到当天晚上11点左右,才清理完现场。
忙碌一天终于可以休息了,零点过后,和同事还没有下高速,又接到一事故求助,想回队用热水泡泡脚的愿望也破灭了。
郭盛晓说,事故现场清理完已是第二天早上6点,他和战友连续三顿饭都没吃。“连续站了20多个小时,拍拍腿时,麻木得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腿了。”
上一篇: 擦亮窗口 创先争优
下一篇:大河报:信阳高速路边享“清闲”